获奖作品选登

发布时间:2015-01-30
  追忆支秉彝所长育人点滴

——“阳春面”学习法

上仪所 王志疆

 

我是1980年在上仪所进行大学毕业设计,1981年分配到上仪所,挤进科研队伍。当时所长为支秉彝博士,已是全国闻名的科学家、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当然,作为一个刚进所的青年,和支秉彝所长仅是偶尔见面,无缘在他的直接教诲带领之下。但是在其他老师们的言谈之中,深悉支秉彝博士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阳春面”学习法,受益匪浅。

阳春面,汉族特色面食,又称光面或清汤面,是指一种不加上任何菜肴配料而只有汤的面条,常见于中国江苏及上海地区。煮这种面的面条一般没有规限,细如龙须面或者粗如宽面均可使用。

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县(今泰州市)的支秉彝博士的阳春面学习法,取之于生活实践,上升为育人经典。支秉彝教育科研人员,在科研中不要急于求成、好大喜功,要耐于寂寞、苦心钻研,特别是要领会基础知识,打好基础。犹如好的面馆,首先要下好阳春面,一碗阳春面没有什么浇头(花头),要博得众人首肯,就是面的本身,面的食材选择、过汤的时间长短、汤的勾兑,全是厨师的基本功。一碗阳春面素面朝天,方呈英雄本色,最能凸现最基本、最原始的材质。支秉彝说下好了阳春面,至于其他什么面,只要加上浇头即成。只有根底扎实,才能做好特定的面食,如麻辣面、炒面片、酿皮子、炸酱面、拌面酸辣粉、凉面、牛肉面等。对于青年科研人员,只有在电工仪器方面,掌握基本的科研知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最后才有可能成为各种类型的科研人才。

支秉彝所长已离开我们多年,他留给我们的许多科研财富至今还在发挥作用。虽然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他的科研成果或许会渐渐被淡忘,但是其治学、治人、树人的“阳春面”学习方法却是我们乃至后人享之不尽的财富。

 

3、七一一所开展“悦读品书”微书评活动

近日,七一一所在第19届文化节上启动了“悦读品书”微书评活动,经过数月的好书推荐、阅读品鉴、撰写书评,共有60余篇微书评参加评比。这些书评一般不超过300字,短小精炼,适合现代人“快阅读”的节奏,同时也不失文学性和思想性。以下是部分获奖微书评选登:

 

孙鹏:读《老人与海,吾与人生》有感

最近几年,一直纠结于所谓“成功”问题。事业满足是成功,还是家庭美满是成功?

读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对此又有一点新的认识。这位孤苦老人,孑然一身,孤舟泛海。他因寂寞而悲怆,因美景而慨叹,因历险而惊魂,因捕获大鱼而喜悦,因不平而抗争。最终当他拖着大鱼骨架归来时,却又如此平静。他是失败的,出海时如是,归来亦如是;他是成功的,他的人生不空洞,不做作。

若论人生似泛舟,则成功如大鱼。大鱼终会逝去,如人生浮沉。成功既是生活的目标,更是其动力。人生充盈而不虚度,真实而不泛泛,为爱的人、事业竭尽全力,便已成功。

孤舟泛海独清影,只寻银蛟不寻鱼;

劈天挫峰困顿后,方知灵犀已入心。

 

李佳:读《绝不松动的螺丝》有感

读这本书纯属偶然,没想到翻了几页之后,我就被若林克彦饱含热情、精益求精、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动,对他半世纪以来精益求精深耕小小螺丝而深感钦佩。

 书中提到“中国比较适合生产需求量大、工序单一的产品,却很不擅长质量高、数量少、品种多、工期短的业务。”看到这段话,我感到脸上烧烧的,有一种被当众揭短的羞愧和尴尬。我们的设备和条件并不差,也许我们差就差在缺乏数十年如一日专攻一项产品、技术和工艺的专注、认真和精致的职业精神。

我们无法改变略带枯燥的工作本身,但是可以改变的是我们对待工作时自己的热情、坚守和深耕,记得《30年坚守只为舰船都用上中国心》中金东寒所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学这个的,也只会干这个。”

 

  楠:读柴静《看见》有感

看过柴静专访台湾老兵的节目,印象很深,所以当《看见》一面世,我便日夜沉浸在她的故事里。从一个桀骜不驯的文艺青年到一名实地采访记者,柴静,用十年的时间不断地犯错、不断地推翻,不断地重建事件的本真。为了记者应有的中立,她压抑情绪,打磨心智,顶着各方压力深入到第一现场。非典时期,她承受着被传染的风险,进入重病区和病人面对面交流;在山区学生集体自杀事件中,她不畏当地政府的威胁和警告,执意弄清事实……

读书即读人,学文学做人。《看见》这本书不仅记载了柴静十年的蜕变,它每一个镜头和文字也让我们看到她的勇敢、坚毅和务实,同时,她教会我们要独立思考,并带着我们看见自己,看见他人,勇敢地走下去。

 

吴晓燕:心若静,便安好——读《莲花次第开放》有感

很喜欢这个书名,很喜欢这本书,以至于很喜欢这个作者--兰若。很想写点什么,或者和她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怕表达不好。于是,心绪乱的时候就拿出这本书看看。书里有一句话特别喜欢:你在,我必在,你若倾诉,我必倾听。 

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年代,谁都可以一夜走红又被顷刻遗忘,没有什么永垂不朽。可是,从兰若的文字里你会看到信仰,对理想,对人生,对感情,她那些静静的文字就是!很不愿意说这本书是佛学散文,因为我更觉得这是一袭心灵语言。也许,当信仰深入内心的时候,就这样由心而发的吧。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夏天的清凉精灵,似乎这花是上天赐予的奇迹!佛是上天的代表,于是两个美好的事物便浑然天成。

 

 

4、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0四所  李爱萍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心若不动,风又奈何。这句很有禅意和哲理同时又极富诗意的话源于一个叫延参法师的和尚之口。

延参法师最近也算得是一个网络红人了。这个年纪不大的和尚,奉行“尊重生命,传播宽容,坦然人生,开心生活”,近年频频出入凡尘,游走于各路媒体及各大高校,一张宽厚的大嘴吐着一口浓重的河北沧州普通话,风趣幽默地向世人讲解人生哲理和处世态度,并且巧妙地把佛教的思想和精神传达出来:“生活里不必要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因为别人也没有这些义务。静静的做自己的事情,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这是他的原话。

有人解读延参法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叫你看得淡些,不要过于执著。我不以为然。当然,对于哲理,自古至今个人有个人的解读,没有对错。就如同莎士比亚塑造出来的王子,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然而,我却从中看出两个字叫:执着!他叫你执着一些,不要被周围的风云左右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同时我还看出两个字:淡定!他让你耐心地做好你正在做或者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对于个人来说,一辈子,哪怕只做好了一件事,你也是成功的。尤其是在信息遍地、选择漫天的当下,对于每个职场人而言,如果不能做到心静,如果不能耐心执着,那么除了无休无尽的烦恼,你还将面临的就是一事无成。

说一个从网上听来的小故事佐证我的观点吧:

在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部落经常挑起纷争,制造战患。皇帝为了抗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却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多时。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恢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是没有一个人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皇帝于是再下昭告,只要能够中选,就将获得重赏。经过严格的筛选比试,最后中选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

在题字的当天,会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备妥了笔墨纸砚,等候店小二挥毫。只见店小二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了狼毫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蘸,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有人好奇地问他能够如此成功的秘诀,他竟久久无法回答。后来勉强答道:“其实,我真想不出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在这里当了三十多年的店小二,每当我在擦桌子时,我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仅此而已。”

原来这位店小二所在的店铺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刚好视角正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一”字,临摹到炉火纯青、惟妙惟肖的原因。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坚持不懈地去做对和做好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必有回报。

从古至今,那些不为外界各类诱惑所动而执着一事的人,总能把事情干成,犹如身边执着于科研事业的人们,想起他们,我耳边又会响起延参法师的沧州普通话: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1 、大漠谣(上科院 知之)
2 落日湖景(上科院 章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