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为轴,巾帼“纤手”承起战机翱翔之翼

发布时间:2019-03-22
 以匠心为轴,巾帼“纤手”承起战机翱翔之翼
——记上轴所副所长 李如琰
 
        和李如琰的见面是在一个温暖的清晨,许是因为长期与军队“打交道”的原因,未到约定时间她便早已等候在小会议室里,静静地翻阅着采访提纲。“我其实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感觉做的事情和其他普通的科研人员一模一样。”素衣素容、性格温婉的李如琰淡淡地说道。
 
        殊不知,如此“轻描淡写”的背后,却是一份份“闪耀”的科研成绩单——李如琰所领导及参与的项目,曾获国防科技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她带领的团队着眼新材料研发、新工艺应用和创建试验条件等,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制造试验,成功突破了多项“卡脖子”的轴承关键技术,并应用在我国多款重点机型上。如此的如此,在李如琰看来却只是她的“尽本份”,将团队的科研心血融入国内最先进的钢铁战机,用轴承编织翱翔之翼,助力“中国制造”的新型战鹰腾空而起、搏击长空,是她始终未曾改变的“初心”。
 
        从失败走向失败,终填补国内空白
 
        “我们的轴承产品就好比我们人类的关节,个头虽小,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李如琰说道,“作为工业的基础零部件,从简单的机械装置到高精尖的飞机舰船,几乎所有工业产品都离不开轴承”。但基础不代表简单,小小的轴承里不仅融合了材料、机械加工等多门学科,从研制到生产成型的过程更是体现出了一个国家基础科研能力与基础工业化水平。
 
        新世纪初,随着我国大力推动航空产业发展,处于中国轴承科研最前沿的上轴所迎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期,研究并开发出能应用于飞机上的自主特种轴承成了一项艰难但必须完成的任务。2001年,彼时还在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任职的李如琰机缘巧合地被调入了上轴所工作。“其实挺幸运的,能在这个激荡的科研关键时期加入上轴所这个大家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每每回忆至此,李如琰坦言都会激动不已。但澎湃过后,问题也随之而来,“初来乍到”的李如琰很快发现过往在企业中的工作经验似乎并不能沿袭到新的工作环境中,“在原来的大型国有企业中,科研工作条块分割,分工明确。但来到所里后,我发现在工作时不仅要瞄准每一个突破空白的科研项目,更重要的是需要你从头到尾的参与和协调,每一段进程,每一个细节,都要亲手经历和全身心的投入”。从条块化工作到统筹全局,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一份责任。李如琰凭着凡事不服输的韧劲和科研人员所特有的严谨,不畏艰难,边学边干,将办公室和车间串联成两点一线,披着朝霞出征,顶着星星回家。白天在工作中向老师傅请教,晚上自个儿坚持自学专业理论,从头开始虚心学习,借着心底的那份倔强,她渐渐摸索到了“门路”,很快便进入了新的角色。与此同时,一项重要的研发任务已悄然悬在了上轴所及李如琰的头上。
 
        多年来,我国的航空用自润滑关节轴承始终依赖于进口。虽然“进口货”性能优良、可靠性高,但价格昂贵、交货期长、售后服务滞后,还时常受制于人,这让包括上轴所在内的多家本地科研单位憋了一肚子火。“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为打破国外对轴承市场的垄断,有关部门雷厉风行,号召并组织上轴所与多家科研单位成立了联合攻关组,下了铁心向核心技术发起挑战,决意将自润滑关节轴承产品关键技术拿下。身为主要研究单位的一员,那时还是产品研发部设计员的李如琰毅然决然跟着老工程师们一肩扛起攻关的重担。“那时候没有考虑过过程会有多苦多累,甚至很多老师傅还担心我因为家庭、孩子等没法坚持下来,但我一心只想将项目的组织、协调、研制、试验等工作做到百分之一百,不能辜负组织的托付。”说完这句话时,李如琰的眉间凝结着一股犹如钢铁轴承般的刚毅。
挑灯夜战,没日没夜地带领技术团队对航空用自润滑关节轴承进行工程化研究成了李如琰的“日常”。累了就趴着小憩一会,饿了就随便扒几口饭,在充斥着钢铁和男性荷尔蒙的工作现场,那个纤细的“巾帼”背影始终挺拔。但即便如此,项目的进程依旧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在轴承领域,尤其在国内,当时没有大量可用来参考的科研资料”,李如琰说道,“即使我们拿到了一个成熟的国外进口产品,想进行‘逆向开发’,但它的关键参数、生产技术、工艺流程都是无从得知的。在这个国内空白的技术领域,我们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填补。除了花费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实验、经历更多的失败、积累更多的经验,没有丝毫捷径可以走”。李如琰和同事们查资料、动脑筋,从细节入手、局部突破,一步一步向前走。有了想法就去实验验证,失败了就当是积累经验,取得突破了就斗志昂扬地继续往前走。“成功意味着毫不气馁地从失败走向失败”,即使更多时候面对的是失败与挫折,李如琰和她的团队也毫不气馁,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攻关。通过与协作单位相互合作,李如琰对纺织复合衬垫、合成树脂、胶粘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在技术攻关中,她并不固守方寸之地,而更善于多方向探索问题,并大胆创新,使得技术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可以成系列、多品种地开发自润滑关节轴承。6年后,国产化的航空用自润滑关节轴承傲然出世,一举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如今,在经历了10多年的持续攻关后,该项目已成功完成了第一、二阶段工作。由上轴所研制的国产自润滑关节轴承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已经接近并可媲美进口轴承,翱翔于蓝天的各型国产飞机,也早已用上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国产自润滑关节轴承,用英姿飒爽的俯冲身形向世界昭告中国科技发展的蓬勃生机。而对于李如琰来说,这就是对她所忠于的科研事业的最大褒奖。
 
        巾帼不让须眉,做坚韧而细腻的“花木兰”
        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应用于实际,上轴所的国产化之路需要经历气候、工况的重重考验。交付的轴承一旦开始转动,李如琰和她的同事们便自动切换为standby的军人状态。
 
        军人的作风是雷厉风行,命令下达绝无反驳可能。“一旦用户部件出现了什么问题,一个电话就过来了,需要我们在12-24小时内立刻赶到现场并着手解决问题”。对于李如琰而言,说走就走的并不是旅行,而是工作。
 
        “有时候,单位也只是知道哪位同事出差了,但至于什么时候能回来那就没个准数了”,李如琰笑道,“‘不找到问题你们就不要走了’,这是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诚然,这是用户对她们的要求,但也是她们的工作准则,更是一份烙印在科研人员心上的责任。每每在现场,李如琰的压力是巨大的——一方面是国家所赋予的光荣任务,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整个大项目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是好不容易几经周折才走通的轴承国产之路,无论如何不能再次止步不前。
 
        越是重压之下,李如琰越发冷静。“以前经常有人说女同志可能不大适合机械行业,更不太能适应铁血工作作风。但其实在这一行,我们女性也有独门工作秘方,那就是‘细心’”。说完,李如琰莞尔一笑。相较于男同事们的逻辑思维优势,心思极为细腻的李如琰常常会仔细查看故障零件的各个角落和细节,用手摸,用眼看,不放过蛛丝马迹,结合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从业经验,判断出在生产、设计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由于外界因素及使用情况的影响,其实轴承的设计工况和实际工况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许多原本按照设计可顺利完成任务的轴承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寿命缩短等现实情况”,李如琰解释道。当这个时候,李如琰就会犹如花木兰一般亲自“披挂上阵”,和所里的科研人员们围绕出现的“病症”,针对漏洞点一遍遍地进行推演,直至找到进一步提升轴承性能的答案。记得有一次,供应的轴承产品被安装在直升机的主桨及尾桨位,由于长期处于高频工作状态,要求产品不仅要具备高摩擦性,还要有较大的调心角范围,以便能同时承受来自多个方向的变化载荷,研发难度极高。“我始终相信努力加上实践,总会出现奇迹”,李如琰毫不退缩,决心“死磕到底”的她与青年技术人员一起,反复探讨设计轴承的原始材料、结构特点、功能寿命等,并将方案付之于实践,不断筛选出更优的方案;她还往返多个城市的设计院、研究所,深入研发一线,反复与工程专业人员沟通设计理念、产品技术要求,组织协调项目稳步推进。6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李如琰和她的团队终于不辱使命,顺利将该项轴承产品成功交付使用。
 
        “一辈子的”师傅,“深表歉意”的母亲
 
        在李如琰看来,科研工作的秘诀在于“业贵之以恒,绩取之于精”。对于青年人,她沿袭了国企“传帮带教”的优良传统,将积累的专业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技术人员。在帮带过程中,李如琰是徒弟们赞不绝口的“一辈子”的师傅,“只要我们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题,或者是不懂的地方,包括方案策划、产品工艺设计等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李老师都是知无不言、尽已所能,给予我们百分百的指导与帮助,让我们在项目中不断增长才学和经验,为我们将来独立完成科研项目打下扎实基础”。2010年,李如琰与年轻的技术人员段宏瑜、唐慧艳、张翔等结成“师徒”对子,深入生产制造现场,手把手地带着他们认识加工设备、熟悉加工方法、掌握产品加工检测技巧。现如今,这些年轻人都已成为上轴所科研管理骨干,在产品设计、科研开发及质量管理部门独挑大梁,成为所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李如琰无私奉献,为上轴所年轻技术人员的茁壮成长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人淡如菊的她从来不会严厉斥责学生,更多的是引导他们对科研的兴趣。但谈起自己的父母与女儿,李如琰是怀揣着歉意的。“我女儿从小是‘散养’式的,因为我和她爸爸工作的关系,出差一个礼拜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她很小就开始学着自己做饭了,馄饨、面条等速食都是她的拿手好戏。”谈及女儿时,李如琰的脸上满是温柔的神情,“其实我们一直觉得很对不起她,没有给予她更多的关爱,我记得有一次她在学校不小心摔伤了韧带,那是何等钻心的疼痛啊,但她愣是一个人咬牙忍了下来,她爸爸是第二天赶回上海,而我…是第三天。”而原本说好每年都要回洛阳看望父母的诺言,却也是因为在春节里需要进行科研任务,不得不让父母失望。
 
        “但我一点也不后悔选择这份事业,也不后悔这么多年的坚持与努力。轴承虽小,但作用巨大。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和我一样,时刻铭记“工匠精神”,做一个运转如飞的小轴承,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说完这句话时,李如琰的眼神是坚毅的。是的,犹如李如琰这般始终将国家的需求当做自己的责任,默默地坚持行走在科研与创新之路上的女性并不少见,即便是在男性为主导的机械行业中,她们也毫不退让,勇往直前,用女性独有的坚韧和细腻,用她们的芊芊玉手,撑起属于她们的“半边天”,在“中国梦”的蓝图上添上美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