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软件中心副主任蔡立志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19批博士服务团成员,赴西宁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担任副局长,帮助当地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2020年1月蔡立志挂职结束之后同年11月继续以“昆仑人才”的身份服务西宁,奔赴洽谈会为西宁大数据发展争取资金支持、免费搭建信息化评审系统、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并组建起一支由他亲自挂帅的上海软件中心援青团队,奔赴青海高原为西宁提前布局人工智能创新环境,助力西宁打造中国高原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青海省智慧城市智力枢纽!
以“昆仑”之名继续奋战
蔡立志挂职结束带着“来青服务优秀博士团成员”“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返沪,也带着进一步加深沪青两地数字经济交流的期待。编写新的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培育人才……蔡立志以“昆仑人才”的身份开始了新一轮上海与西宁之间的奔走。
以国家十四五规划、“新基建”规划相继出台,倡导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背景,经过多方调研发现青海冬寒夏凉、能源丰富,用电成本低,是数据中心的天然空调房,同时青海面临特色产业优化升级,这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需求和动力,但是西宁同样面临信息化、数字化总体水平、产业尚未形成、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紧缺等问题。为此蔡立志勇挑重担,担任西宁市城市以及产业发展专题推荐会嘉宾,向与会嘉宾介绍西宁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和市场需求,并重点介绍“西宁市下一代超级计算中心”等8个项目,为西宁争取到了13亿元的总投资。
为规范西宁市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流程,全面提升项目评审效率,在蔡立志的推动下,上海软件中心选派专业团队免费为西宁大数据中心搭建了投资信息化项目技术评审管理系统。搭建团队克服距离远和开发任务重的困难,利用线上会议的形式深入调研、推敲、核对平台需求,多项技术突破保证设计实现。在系统上线前,团队更是带着蔡立志的嘱托远赴西宁市对各委办局进行细致的平台使用培训。西宁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平台的上线,实现了西宁市向无纸化申报受理、在线化技术评审、电子化签字签章、统一化资产管理的重大转变。
要“造血”而不是一味的“输血”,蔡立志对西宁人才进行对口培养。他以“中青班”、区块链国家紧缺人才培训班等为载体,对西宁大数据服务管理局以及西宁数字经济研究院的核心干部、骨干开展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训。2021年度,蔡立志邀请了西宁大数据局干部和骨干成员参加上海软件中心优秀年轻干部素质提升班学习,搭建了西宁大数据局和上海软件中心年轻干部直接交流和沟通的渠道。同年10月19日,再次邀请西宁大数据局多位干部、骨干参加由上海软件中心承办的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区块链创新驱动数字经济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上海科学院区块链研究所和西宁数字经济研究院对接,加深了双方的交流。2021年,在蔡立志的推荐和指导下1位骨干成功获得了西宁市“引才聚才555计划”领军人才,用实际行动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博士服务团。
缺氧不缺精神的铁军
为了明确西宁市发展人工智能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并为西宁市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总体指导,蔡立志再次挂帅,组建了一支由上海软件中心人工智能治理研究所陈敏刚博士、陈文捷两位技术骨干为核心的攻坚队伍,承担《西宁市“十四五”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为一个地方制定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工作量之大,要求之高可想而知。时间紧、任务重,团队在蔡立志的带领下一接到任务就立刻奔赴西宁。顶着高原反应,团队在短短几天内马不停蹄地深入调研了西宁市十几家委办局。他们白天奔走于各单位,实地了解当地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需求,交流上海等人工智能先行地区的经验。晚上一边整理调研资料,一边准备第二天交流的资料,经常不知不觉就忙碌到深夜。青海深夜星河璀璨,一年前蔡立志案前的灯光与此刻办公室的光亮遥相呼应。编制团队先后组织了四次征求意见,收集30余个部门共200余条意见建议,在逐条梳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逐字逐句逐段审改规划内容。编制团队将精益求精发挥到了极致,于2021年6月和9月,又多次召开了《规划》专题评审会,再次收集并整理意见50余条。博观而取其精,积厚水才能负重舟,上海软件中心援青团队在蔡立志的带领下不遗余力地投入到编制工作之中。
近期上海疫情来袭,上海软件中心开始居家办公,而部分发展规划的编制也到了收官的紧要关头。或许大雪总爱压青松,蔡立志这时意外骨折,克服疫情期间就医不便和身体不适等多重困难,在病床上他仍旧在指导团队开展工作,团队成员也主动牺牲休息时间不断打磨细节。居家办公让团队人员散落在申城的春寒里,但是蔡立志用他超乎常人的坚持和拼搏精神带动着团队成员,让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克服种种不便完满完成了编制工作。
这是一支由“铁人”带出的“铁军”,他们用坚不可摧的毅力去攀爬科技扶贫、数字发展的高峰,用高质量工作成果赢得了西宁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他们用专业的知识与实际行动,支援了西宁数字经济的谋篇布局,诠释了党员务实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软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