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男孩”的3D打印梦

发布时间:2016-06-07

       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规划部副主任、博士后工作站站长周伟民有一本小本子,记录着自己每周的工作安排。本子里出现最多的地方是嘉川路、金桥和康桥,三个点连成一个几乎构成周伟民工作重心的三角形。这三个地方分别是上海产研院3D 打印创新中心、高端研发中心以及产业集聚园区。周伟民在这三个地方来回奔波,将时间分隔于此,亦将人生投入于此。
      5 月6 日的清晨,记者在周伟民的办公室见到了他,神色略带疲惫,但精神很好。事实上,这个采访时间已经前后变更过两次,周伟民最近太忙,总是抽不出时间,各项有关3D 打印技术的会议、研发以及新建的产业集聚园区的设计、规划等等工作都有周伟民的身影。采访结束后的一周,周伟民还得赴北京学习当地产业园的组建办法。
       从2007 年进入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工作至今,周伟民早已习惯了高强度工作的习惯。早8 点到晚11 点多,都是周伟民的工作时间。若是有紧急工作,7 点半就坐在办公桌前面,成为办公室里第一个上班的人也并不稀奇。
       问他觉得累吗?周伟民笑着摆了摆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特别有干劲。”对于周伟民而言,从过去的纳米压印技术到如今3D 打印技术,甚至于康桥产业集聚园区的建立,但凡他参与其中,这一点一滴的过程都如同孕育一个孩子,“早些年我在一线实验室工作,若是遇上实验成功了,那种兴奋、激动之情可以让我高兴好几天。这种喜悦难以用言语道明,或许就像养育了个孩子。”
       周伟民喜欢这种脚踏实地的成就感,这其中还藏着他从小的梦想。
       1976 年出生于安徽的周伟民从小就梦想将来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与机械、电子相关的科学家。这份梦想来源于儿时对齿轮的热爱。“我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个同学带了个玩具,里面有几个齿轮,齿轮带动着玩具的运转,特别神奇。后来,我还曾把大人的手表拆开,研究手表的工作原理。这个被我拆坏却没能成功装回去的手表至今还放在抽屉里。”周伟民回忆道。
       基于这样的热爱,1996 年周伟民大学就读于安徽机电学院(现为安徽工程大学)的机械工程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专业。毕业后,周伟民曾在一家金属结构公司里担任工程师。然而,仅就业了一年,周伟民就意识到若要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发展,就必须再深造,“无论是技术、能力、知识,各方各面,我都觉得不够完善。”于是,周伟民选择考研。大约8 个月的时间里,周伟民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在家备考。其后,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读研,在上海交通大学微纳
       米科学技术研究院微电子学与固体学专业读博。博士毕业后,周伟民顺利进入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研发压印项目。2007年时,周伟民甚至组建了一支以“纳米结构加工与应用”为研究方向的专业化研究小组,专门探索纳米加工技术在半导体工业、生物技术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2012 年,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了一支有关3D 打印技术的课题调研团队,周伟民便是其中一员。周伟民眼见着3D打印设备用工程塑料打印了一个泵的模型,他脑海中突然涌出这样一个念头:“3D 打印将改变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这是科技发展的一次重大挑战与机遇。”这个念头亦勾起了孩提时齿轮之于周伟民的兴奋感,他主动承担起组织和推动3D 打印产业化的发展工作,并开拓了
       3D 打印技术“平台+ 企业”的服务模式。一开始,大家对如何开展3D 打印产业化工作都一头雾水,周伟民便亲自上阵:四处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奔赴各地向
       有经验的专家讨教学习、周转于多个企业参加实地调研考察,“偷师”归来后,继而自己画图纸、制定方案、选择设备…从大方向到小细节,事无巨细、亲历亲为。过程中,周伟民坦言“也曾有过压力,怕做不好”,但最终让他坚持下去的或许还是因为这份热爱,“其实回头看看过去的脚步,我亦在这些挑战中成长。”
       如今,周伟民的下一个挑战,或是下一个工作目标是建立一个3D 打印牙科应用示范基地,“我已经制定了方案,一旦推广应用,必将是牙科的重大突破。”周伟民坐在沙发里,自信又憧憬。他的那本工作小本子里记录下的工作地址终有一天会添上这个基地,并随着3D 打印产业化的发展而与日俱增。